请输入关键字
参观预约
在线观展
走近英杰
记忆北大
张百熙会跪请吴汝纶吗?
2020-04-01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历来有尊师敬贤的优良传统。广泛使用的礼士亲贤、礼贤接士、礼贤下士等成语便是对这种美德的赞颂。而三顾茅庐、程门立雪更是家喻户晓的求贤尊师的千古美谈。中央政府举办的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的管学大臣中也有足以膺此美名者,这就是张百熙。他身居尚书高位,颇有尊贤古风,广为流传的张百熙跪请吴汝纶一说很使学界尤其是我们北大人兴奋与乐道。但是张百熙真的会在吴汝纶面前跪下吗?

张百熙

吴汝纶

述及张百熙请吴汝纶的文字约略有以下数处:

1.《北京大学校史》:“开始,吴汝纶表示不愿意出任,张百熙便穿着大礼服下跪在他面前不起,吴汝纶才应允。”

2.《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在延聘吴汝纶出任大学堂总教习时,他竟穿着礼服在吴面前长跪不起……”

3.《清代名人小传》:“汝纶夙学,初弗出,造其居,九顿首以请,始允。”

4.《中国大学校长名典·上》:“具衣冠伏拜地下。”

5.《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臣素悉吴汝纶……以之充大学堂总教习……可否赏加卿衔,以示优异,出自逾格鸿慈。”

6.《清实录·光绪二十八年正月上》:“……吴汝纶,著赏加五品卿衔,充大学堂总教习。”

7.《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百熙奏加冀州知州吴汝纶五品卿衔,总教大学。汝纶辞不应,百熙具衣冠拜之,汝纶请赴日本察视学务。”

8.《桐城吴先生日记》:“张野秋尚书又来见过,谈及学堂,仍坚请,吾固辞,则拜跪以请,吾无实而窃虚名,愧恧无似。公卿不下士久矣!尚书之折节下交,近古未尝有也。顾吾退已久,势难再为尚书出耳。”

由以上八条,我们可以得到如下认识:

1.张百熙奏请朝廷破格施以后恩,加赏吴汝纶官阶,准赏加五品卿衔,所以前此吴的官阶在五品之下。

2.早期史料无明确记述张跪请吴的字样。(5—8)

3.当代作品有明确记述张跪请吴的字样。(1—4)

就此,笔者请教了其中部分著述的作者据何而写“跪请”,答称据《清史稿》。并说:“具”为“整理”,“拜”即是“跪”。

《清史稿》可据,其中张百熙列传亦可信无疑。因为《清史稿》主编赵尔巽(1844—1927)与张百熙(1847--1907)是同时代人,且同朝为臣,曾任山西布政使、户部尚书、湖广总督、东三省总督等职。1914年民国政府设立清史馆,赵尔巽出任馆长开始纂修《清史稿》,至1927年完稿,1928年付梓。

仅就文字而言,如何理解《清史稿》中“具”、“衣冠”、“拜”三点是关键。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辞海》、《辞源》等的释义,“具”并无“整理”的意思,此处应做“备办”解;“拜”有“跪”的意思,但仅是其诸多词义之一,并不就是“跪”,此处做“拜访”、“授予”解较合适。至于“衣冠”应指五品衔官服官帽,并非张百熙身上的衣冠“大礼服”(如果张身着大礼服则绝无跪之可能,理由见后)。因此, 笔者以为《清史稿》这段文字的含义是:张百熙奏请朝廷加封吴汝纶五品卿衔,出任大学堂总教习一职。初吴辞谢未应允,后张百熙备办好五品衔官服官帽(相当于拿着委任状示其真实,并非空口白话)亲自登门拜访,吴感其诚,应允出山,并要求出洋考察学务。

笔者就此请教北京大学历史系清史专家徐凯先生和郭润涛先生,他们均赞同笔者的见解。从封建礼制上分析:张百熙身居礼部尚书之职,品级应为正一品或从一品,与吴官阶相差数级,不可能违背礼制跪在吴的面前。这是因为封建社会十分看重礼制,以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破坏礼制,紊乱纲纪将导致天下大乱、社会不宁。刘备请孔明出山以安天下,其任不为不重,其图不为不宏,“三顾茅庐”也仅躬身侍立而已,并不跪请。为得天下而不跪是因为与礼不合。还有比得天下更大更重值得违背礼制的事吗?故一般人不作“礼坏乐崩”之事,更何况朝廷重臣张百熙。

综上所述,我以为张百熙跪请吴汝纶的说法与礼、理、情均有不合。之所以有此一说大约是人们崇尚尊师礼贤过殷愿望产生的误解,此后出于同样心理而引用传播。其实当朝重臣不用一纸公文调用而亲自登门造访一位名士,已足以令人感动(事实如此)并足膺礼贤下士之美名,何必非要张百熙下跪不可呢?

那么《桐城吴先生日记》中“……吾固辞,则拜跪以请……”该当如何理解呢?

为了了解《桐城吴先生日记》1902年1月18日的记述的真正含义,我们最好将其前后记述连贯来看:

1902.1.14(辛丑年腊月初五日)汪剑斋大令立元来言张野秋尚书欲聘吾为京师大学堂教习,吾亦辞之。

1.16  张野秋尚书……面请余为教习,余面辞之。

1.18  张野秋尚书又来见过,谈及学堂,仍坚请,吾固辞,则拜跪以请,吾无实而窃虚名,愧恧无似。公卿不下士久矣!尚书之折节下交,近古未尝有也。顾吾退已久,势难再为尚书出耳。

1.20  答张野秋之拜,并申辞意。

1.26  闻肃王见吾莲池诸生,将代张尚书劝驾,必以学堂事见委,吾老矣,实不能胜大学堂之任,仍守吾志可也。

1.27(腊月十八)胡云楣侍郎见过,为张尚书劝驾,再三比说,终不敢许,……

(直至腊月二十五,2·3不断有人来劝驾)

2.13(壬寅正月初六)闻张尚书已奏荐,将终守吾志不改。

2.15  闻张尚书已荐为学堂总教习,批旨赏五品卿衔,吾不敢就……曾履初(曾国藩之孙)持张尚书函,措辞甚苦,吾终不敢应,因与履初同游厂肆。暮归,中岛在家久候,为张尚书劝驾,因允暂不坚辞。俟章程出后再定,如章程中吾才能任即允就,若才不能及,仍不敢应也……

2.16  (曾又持张函劝驾,吴复函列出不就的十大理由)薄暮,胡云楣侍郎来劝驾。……

那么“吾固辞,则拜跪以请”是何意?

“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先辈们比后辈理解的可能更准确。为帮助今人理解古汉语,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其中讲连词、介词,列有“则”字专条(447页/二)。其下列有19条例句。比较来看,此处即系其中的情形之一:则字连接条件复句。用现代汉语来说即:如果我再坚辞,张就要跪拜以请。(吴既未坚持亦未答应,含糊其词,所以才有其后的不断劝驾。)

如果真有一品大员张百熙跪在五品的吴先生面前,吴仍不应允。这样一副尴尬的历史画面如何收场?果真如此,吴先生岂不是傲慢无理之极?跪而不允,还会有持续月余的多人多次的劝驾?

因为吴先生不是傲慢无理之人,这种尴尬画面没有出现,所以早期史料均无跪请的记载。

央视播放的三集文献片《走近桐城派》中两位从未见面、互不相识的专家在不同位置做出了同样的解读:“如果再不答应,我就要行大礼了。大礼是什么,就是跪拜。”是一个假设句,并非实施。

贯通来看,这样理解似乎较为合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