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参观预约
在线观展
走近英杰
记忆北大
中国最早的民俗学研究机构——北大歌谣研究会
2020-04-01

民俗学是记叙、研究民间习俗、知识,说明人民生活文化现象的学科。民俗中保留着一个民族的古老的习惯、风俗、语言、信仰等等,对于研究道德、宗教、哲学、世界观、婚姻、艺术等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研究民俗学可以推动民族学的研究,是社会学的重要方面,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更有其重要意义。1982年9月,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一些大专院校的相关系科开设了民俗学课程。然而我国关于民俗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18年2月开始的北京大学的歌谣研究。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发起向全国征集近世歌谣的简章,刊载于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第61号上。他们认为歌谣可以反映历史,反映风土人情,“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料”,“是民俗学中的重要分子”,“在民俗与方言研究上所占地位甚重”,歌谣是“国民的心声”。因为他们相信“民俗学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业。”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歌谣研究工作,初定由刘半农教授负责来稿初审,钱玄同、沈兼士二教授负责考订方言,由沈尹默负责一切事务。当收集到相当数量的歌谣需要编辑《歌谣汇编》、《歌谣选粹》时,于1920年12月19日成立了“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这是学界一致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民俗学研究机构。该会1922年12月17日创刊的《歌谣周刊》为中国最早的民俗学研究专刊。到1926年8月,共收到各地歌谣13908首,公推陈大齐、徐旭生、张竞生、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沈兼士诸先生担任审查,编成歌谣丛书。首先出版的有顾颉刚的《吴歌集》、常惠的《北京歌谣》和《山歌一千首》、刘经庵的《河北歌谣》、白启明的《南阳歌谣》、台静农的《淮南民歌》、孙少仙的《昆明歌谣》等多种出版。

出版物30

风俗的说明

在歌谣收集、研究有一定基础之后,常惠先生曾提议组织民俗学会。1923年5月24日,“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成立,是由张竞生等先生发起的。1924年1月26日,“北京大学方言调查会”成立,由林玉堂(后改林语堂)先生任主席,参加者有罗庸、魏建功、沈士远、沈兼士、钱玄同、周作人、朱希祖、马裕藻、黎锦熙等教授。这些研究会、调查会的研究成果,也都由《歌谣周刊》发表,这时的《歌谣周刊》实际上已经是《民俗学杂志》了。由于《歌谣周刊》所载歌谣等都是采自各地原汁原味的真货,即使有些方言有音无字,也尽可能采用注音字母注音的方式,而不假造谐音字,所以保留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并十分生动活泼,受人喜爱。不妨略抄几首短歌,读者自看:

白纸扇(湖北)

白纸扇,折堆折,妻子长我三个月。

不搽粉,石灰白,不点胭脂桃花色。

外人叫我卖与他,割心割肝舍不得。

大月亮(安徽)

大月亮,小月亮,照着哥哥念文章。

嫂子起来煮白米,姑子起来绣鸳鸯。

背时媒人(四川)

一章帕子两边花,背时媒人两面夸:

一说婆家有田地,二说娘家是大家;

又说男子多聪明,又说女子貌如花。

一张嘴吧叽哩呱,好似田中青蛤蟆。

无事就在讲空话,叫儿叫女烂牙巴,

日后死在阴司地,鬼卒拿你去捱叉!

读后使人对其地的习俗、人情、爱情等等留有深刻印象。

1934年6月,北京大学研究院文史部主任刘半农教授,为了亲自实地调查方言(这是民俗学研究的条件之一),他率白涤洲、沈仲章等赴包头考察西北方言,抵百灵庙染伤寒病而归,医治无效而逝。刘半农先生曾留学法国,获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因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而荣获1925年度法国最高文艺学院伏尔内奖,是荣获此奖的中国第一人。他的辞世是国学界的巨大损失,北京大学及北京学界为刘先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厚恤家属,以表对他因公牺牲的崇敬。随同刘先生前往西北考察的白涤洲助教亦染此疾,两个月后死于伤寒。这是北京大学为民俗学研究而献身的两位先驱。


(原载《文史精华》199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