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参观预约
在线观展
走近英杰
记忆北大
北大的才女——王 颖(海洋地貌与沉积学家)
2020-03-29

王颖,思想敏捷,基础宽广,在科学面前大胆无畏。这样的人,我愿意在科学上与她交往。

——柯林斯


王颖(1935—    )女,原籍辽宁省康平县。海洋地貌与沉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学系。1957年2月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学系攻读地貌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1961年2月毕业。现任南京大学教授,地学院院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国际海洋学研究委员会 (SCOR) 世界淤泥质海岸与海平面变化工作组主席,国际太平洋海洋科学技术协会(PACON)常务理事兼中国分部副主席,国际地理学联合会海洋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地貌学家联合会(IAG)执行委员会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主要著作有《中国海洋地理》、《海岸地貌学》、《黄海陆架辐射沙脊群》、《海南潮汐汊道港湾海岸》等。


理想的航船从这里扬帆

王颖,这位大海的女儿,从小就有一个飘洋过海的美梦。幼年时,地理课及美妙的童话中,关于美丽大海的描述,深深地吸引着她。她多么想到大海上去航行啊!在北京读中学时,听说南京大学有位女地理学家,一口气能登上峨眉山,她佩服不已。她想,我要成为这样的人。高中毕业时,如何填写报考大学的志愿,她向老师请教。老师问:“你喜欢什么?”她说:“我喜欢森林,向往海洋……”老师说:“你学地理吧!”这样,1952年夏,她第一志愿报了南京大学地理学系,并以高分被录取。

南京大学注重基础学科的教学,地质、地理、气象、气候学科齐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地球科学基础。当年,教师年富力强,敬业治教,循循善诱,同学们满腔热情地努力学习。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结合,四年学习期间,她所在的班级攀登过宁镇山脉与皖南山脉,远赴太行山、吕梁山及黄土高原参加水土保持调查。野外实习使学生增长了能力,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坚韧刻苦的意志。王颖回忆说:“青年时代的我,适逢新中国建立,沐浴着党的阳光,在一个朝气蓬勃、日新月异、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得以健康地成长,真是生长逢时!”

1956年初,国际地理学大会在印度阿里迦(Aligah)穆斯林大学召开,我国派了以一位团中央负责人为团长的中国青年代表团与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派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第一个地理学代表团,除团长、两位地理学家、一位翻译外,有一名地理学研究生,一名地理学本科生。刚刚20岁的王颖有幸是这个代表团的成员之一。他们一起准备大会报告与介绍中国地理学进展的文稿。中国代表团的报告在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但同时,王颖也亲眼见到有的外国学者趾高气昂的样子,亲耳听到有的外国学生嘲笑我们“英语少少的”。她心里憋了一口气,在日记上写道:“我们政治上翻了身,科学上也要翻身啊!……我们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什么不能做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呢?”代表团长对王颖和另一位研究生说:“新中国的政治影响,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使我们的报告获得了成功,赢得了尊重。但今后我们不能光靠政治影响,老讲五千年的文明史。下次会议,就要靠你们这一代了。要又红又专啊!”王颖的心潮像海洋一样翻滚,几天的国际学术会议,把她的眼界由小天地扩展到全世界,她追求的目标,不仅是要成为一名我国的地理学家,而且上升到要为国家、民族争光。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这年夏天,王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大学地质地理学系任见习助教,并准备报考我国在1956年招生、1957年始业的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她被录取为地貌学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是著名地貌学家王乃樑教授。北京大学学术气氛浓厚,研究生教育规范。除全校统修自然辩证法、外语而外,她学习的专业课程有“沉积岩石学”、“沉积相与建造”、“现代地貌学基本理论与问题”、“砂矿地质学原理”等,均由苏联专家讲学。王乃樑与苏联专家B.г列别杰夫两位教授密切合作,指导研究生进行了北京西山寨口、大同盆地、聚乐堡火山群及辽东半岛砂矿地质实习。两位教授定期(约两周一次)共同与研究生个别交谈,帮助每位研究生明确其学习方向、发展道路,指导学习方法。读研究生期间,在专业上,必须通过专业基础考试,专业外语考试,参加专业基础课的部分讲授,指导本科生的野外实习,完成一篇学年论文,一篇毕业论文。

那时,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王颖的学年论文做“山东半岛海滨砂矿”方面的课题。她带领一个小组,从烟台到威海,从成山头,经荣城,到莫耶岛、石岛,踏遍了山东半岛的每个港湾,在每个砂体上采样、分析,找寻砂矿富集带,追寻原生矿源。他们风餐露宿,漫山遍野地奔波、探索,终于完成任务,为圈定C1级矿物量做出贡献。通过做砂矿课题的研究工作,使她提高了基础地质工作的能力,将地质营力、海岸地貌与沉积密切联系起来,探索其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写出《山东半岛滨海砂矿形成与开发》的学年论文。

接着,苏联海岸学权威曾科维奇院士与列昂杰夫教授给研究生开设了“海岸讲座”,指导研究生进行了胶辽半岛海岸考察。导师为王颖确定以“海岸地貌与沉积”为专门方向,结合“天津新港回淤来源与整治的研究”作为毕业论文课题。天津新港,涨潮时一片汪洋,落潮时就成为一个淤泥滩。他们要研究这些淤泥从何而来?怎么控制它?当时苏联专家认为,新港的淤泥是从150公里以外的黄河入海口运移过来的。为了查明泥沙的来源,王颖带领一个小分队,在中科院海洋所与天津新港回淤研究站的支持下,从滦河口到天津新港,从天津新港到黄河口,从事艰苦的淤泥海岸断面调查与重复观测,在一步一陷(深至40厘米)的淤泥滩上,背着仪器一次次在6个小时的落潮间隙中测量、采样,在风浪颠簸的舢板上测流、采样。浅滩上浪大船荡,学生们晕船了,身为队长的她必须坚持定期观测,记录与采水样都是在呕吐的间隙中完成的。有一次她也晕得实在受不住了,便跳下船,站在齐肩的水中,希望能喘息一下,但仍然晕,而且更冷,只有上船再记。通过艰苦的工作,终于搞清楚:港口的淤泥不是从黄河口来的,而是当地的浅滩造成的。通过研究,使她认识到淤泥质潮滩的动力、沉积与地貌的分带性规律,总结出潮滩与波浪动力环境下沙质海滩的不同特性,为治理港口淤泥提供了科学根据。在这次考察的基础上,写出《中国淤泥质海岸特征与发育》的研究生毕业论文。

四年的大学生活和四年的研究生经历,滨海砂矿和淤泥质海岸的研究,为她攀登科学高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训练了基本技能,这位大海女儿理想的航船从这里扬帆。


在海浪与风暴中搏击

1979年2月,王颖赴加拿大学习深造,到位于哈立法克斯(Halifax)市的达尔毫谢(Dalhousie)大学,进修海洋地质与沉积学。这里是加拿大东海岸的海洋学中心。起初,学校还不了解她,把她作为“预备学员”进行安排。经过半年考察后,决定让她做研究员(Research Fellow),发给她的研究员证书,还给她配备了助手。这在当时访问学者中是不多见的,这得益于她在国内多年的研究工作,在海洋科学领域确有真知实力。

一天,系主任柯克(H.B.S.Cooke)教授与她讨论确定研究课题。这位白鬓红颜的老人问她:“你准备做什么工作?”答:“鼓丘海岸研究”。教授点头说:“很好!那你就在哈立法克斯地区做些工作吧!比较近,资料也比较多。”教授是一片好心,想照顾这位四十多岁的中国妇女。但王颖却十分坚决地说:“不,我选择了开普不列颠(Cape Breton)岛东南海岸中一段典型的鼓丘海岸。”“为什么?那儿很远呀!”教授惊愕了。他知道,那一带荒无人烟,条件艰苦。鼓丘海岸发育在高纬度地区,是经过大陆的冰流作用形成的海岸。这种海岸,港湾曲折,岛屿众多,主要分布在美洲大陆东部的丘陵和平原地区,中国是没有的,文献上也没有系统的记述,理论上还是空白。王颖暗下决心,要用加拿大的先进设备,用自己在中国海岸工作的经验,做出成果,由中国人来填补这个空白。因此,她查阅了大量资料,用两个月的时间踏勘了这一带近千公里的海岸,才选定了这段近50公里长的典型鼓丘海岸。王颖从地质上、海岸特点上详细论证了这个地区是典型的鼓丘海岸。听完王颖的陈述,教授被这位中国女学者的勇气和踏实的科学态度深深地感动了,连连说:“很好!很好!赶快把研究计划和方案拿出来。”

王颖的研究计划引起了加拿大同行的极大兴趣,不仅她所在的达尔毫谢大学愿意提供经费,贝德福德(Bedford)海洋研究所大西洋地质中心也愿意提供经费、助手和设备,并聘请王颖做兼职研究人员。由于工作需要,中、加两国有关部门研究确定,将王颖的进修期间从两年改为三年。

在开普不列颠岛进行鼓丘海岸考察时,他们从南往北沿着大海走,只听到自己走路的声音。遇上风暴天气,天是铅灰色的,海是黑沉沉的,大西洋的海浪一个接一个地扑过来。但无论风浪多么大,她都不能停止观测,都要在预定的时间内拿出成果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艰苦磨难,王颖写出《开普不列颠岛东南部鼓丘海岸动力地貌学》(与D.J.W.Piper合著)的学术论文,在加拿大《海洋沉积与大西洋地质学》杂志1982年第18期上,排在第一篇的位置发表,被地质学界评论为“把中国经验应用于加拿大区域海岸研究中,成功地为加拿大海岸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是鼓丘海岸的典型文献”。

王颖是改革开放后较早出国的访问学者,1979年2月上飞机的那天,大雪漫天,望着机场上风雪飘舞中的五星红旗,她心中默默地念叨:“祖国!你的女儿决不辜负您的期望。”在加拿大三年期间,王颖珍惜工作良机,竭尽全力完成工作,参加了Nova Scotia大陆边缘、Labrador大陆架和纽芬兰峡湾海岸考察,进行中、加淤泥质海岸和大陆架的比较研究;参加了大西洋洋中脊钻探、SHOH深海平原勘测钻探及Porto Rico海沟考察,了解洋中脊和深海平原,进行海洋地质与深海环境调查,研究海底埋藏高品位核废料的可能性。大西洋百慕大魔鬼三角海域,不知覆没了多少船只,吞噬了多少航海的英雄好汉。王颖曾三次到百慕大海域考察。北大西洋流急浪高,船只颠簸。一次遇到10级风暴,大海怒涛汹涌,船只被抛上掷下,一只法国船只沉没了,他们船上很多人也倒下了,她一边吸药,一边坚持摄影,获得了百慕大海域许多珍贵的实况资料。她还主动要求乘“派塞斯”(PISCES)Ⅳ号深潜器,下潜到216米深的海底,对圣劳伦斯(St.Lowrence)海湾进行海底调查。深潜器里,既不能坐,也不能站,她伏在里面整整工作了两个小时。海浪扰动,呼吸不适,上岸后,她的嘴唇颜色都变深了,加拿大同行们都敬佩不已。他们说:“很少有妇女到海底工作,你真不简单啊!”他们著文称王颖是“中国第一个用深潜器从事海底地质调查的科学家”。

王颖通过国内外朋友搜集到黄河、长江、珠江的砂样,西藏的冰川砂,甘肃的黄土粉砂,美国、加拿大、大西洋及大陆架的砂样,在回国前的几个月里,抓紧时间,利用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先进的扫瞄电子显微镜,对一百多个样品的数千颗砂粒进行了处理、观察和摄影,完成了1300张照片,取得了几千个数据资料,完成了《石英砂表面结构与沉积环境的模式图集》(与B.迪纳瑞尔合著),在王颖离开加拿大前两天,1982年2月12日,四位专家审定同意出版,1985年由科学出版社以中、英文出版。

1980年4月,加拿大全国海洋会议在伯林顿举行,一位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女学者庄重地登上讲坛,用英语作关于中国海岸研究的学术报告。24年前在印度召开的那次国际地理学讨论会的情景,王颖永远铭记在心,“要又红又专!要又红又专!”她知道,要攀上科学高峰,必须从脚下做起。现在,她终于从淤泥滩走上国际讲坛。

在加拿大期间,王颖曾七次参加海洋地质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在会上报告或展示她的学术论文。她的报告被赞为“精彩的报告”,论文被收入会议论文集出版。外国专家们对王颖评价很高。加拿大环境海岸地质研究所主任派帕教授曾给我国驻加拿大大使写了一封很长的信,高度赞扬王颖“为加拿大的海洋地质科学作出了四个独特的重要贡献”。

在王颖家里的墙壁上,挂着一幅金属版画,这是王颖离开加拿大时,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赠送给她的。版画上刻着王颖工作过的考察船,写着:“送给王颖,为了纪念她在中加海洋地质合作中开拓性的工作”。

是的,在王颖心中也刻着一艘理想的航船,几十年来,她驾驶着它,乘风破浪,闯过一道道难关,开拓出一个又一个新局面,获得一个又一个新成果。


让生命在海洋科学研究中闪光

王颖在地理科学、海洋科学的教学和科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曾担任过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系主任,先后讲授过“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海洋动力地貌学”、“海洋地质学”、“矿砂地质学”、“全球变化与海洋专题讲座”、“海岸海洋环境、资源与一体化管理”、“海岸海洋科学概论”等多种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已培养硕士20余名,博士15名。由于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成绩显著,1983年12月获江苏省联合会授予的“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1984年获国务院人事部授予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4年获南京大学第四届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奖。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1985年和2002年两次获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的“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王颖长期从事具有地域特点的淤泥潮滩海岸、鼓丘海岸及河海体系与大陆架沉积等方面的研究,运用地质学、地理学、海洋学等多学科结合的知识与造诣,总结潮滩动力环境的沉积与生态模式,分析中、新生代泥沙、粉砂沉积环境,从中国主要河流对大陆架沉积作用的研究,深入到河海体系相互作用、沉积物搬运与陆源通量、黄海辐射沙洲的形成与演变等方面的研究,推动了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海岸海洋科学和海洋地理学的发展,并将海陆相互作用与全球变化的研究相结合,应用于海岸、海港建设。1961年以来,出版专著16部(包括主编与合著)、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有40多篇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她是一位被国际公认的海洋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

在海岸动力和地貌学研究方面。从渤海湾到古黄河口、长江口,一直到珠江三角洲、海南岛,绵延一万多公里的中国海岸,大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淤泥质海岸是中国海岸的一个特色。从20世纪60年代起,她就对渤海、黄海淤泥质海岸进行广泛的研究,总结出淤泥质潮间带浅滩微地貌与沉积的分带性规律,及淤泥质海岸演化的动力过程与演化规律。她60年代初发表的关于潮滩海岸特征的学术论文,比英国著名学者发表的关于潮滩研究的学术论文还要早两年。她提出了“黄河改造、潮滩反馈与贝壳堤发育假说”。她对中、加、英三国的潮滩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三种动力环境的淤泥潮滩沉积与生态模式,分析中、新生代淤泥粉矿岩沉积环境,把我国的潮滩研究推向国际先进水平。她还针对中国海岸的特点,着重研究季风波浪、潮流及大河河流对海岸的作用及海岸演变,研究海岸带海洋与大陆的相互作用过程、机制,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总结出中国海岸的类型及其发育演化的规律。华南广泛分布着港湾海岸,王颖多年对广东、广西、海南岛港湾海岸潮汐汊道进行研究,总结出纳潮量与港湾蚀积相关的机制及潮汐汊道港湾海岸演化过程的规律,并应用于海港选址与航道工程。其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受到海洋学家的广泛关注,有关国际会议邀请她到会报告,并被推选为国际海洋学研究委员会世界淤泥质海岸与相对海平面变化工作组主席。

在海洋沉积研究方面。王颖几十年来一直在海洋现场考察,足迹遍及中国海、大西洋及太平洋边缘海,曾六次赴大西洋进行远洋调查,考察大西洋深海平原、波多黎谷海沟、大西洋洋中脊、北极圈拉不拉多海底等。她在《Sedimentology》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深海平原浊流沙的论文,是对深海底浊流动力作用的首次发现与论述,她论证了深海底仍有强大的动力环境,可将大陆架的砂带到大西洋中部的深海底,在理论上提出了深海沉积环境新的概念,在应用上对国际上有人提出要利用深海底埋藏核废料提出质疑,指出深海底仍具不稳定性,需做进一步的防护工程。王颖主持“南黄海海底沙脊群形成演变研究”的项目,这个大的研究集体,通过数年研究,查明了这2万多平方公里海底沙脊沙滩的泥沙来源、形成过程与演变趋势,在大陆架沉积作用、堆积型大陆架的形成等方面作了理论上的阐述,并对这片沙脊沙洲的开发提出意见。她依据多次海洋考察积累的丰富资料和经验,结合先进技术手段的研究,在国内外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论文。前国际沉积学会主席、牛津大学H. G. Reudying教授认为王颖的论文《中国主要河流泥沙与大陆架沉积作用》,是“河海相互作用过程的最佳总结”。由王颖主编并撰写第一、二章的《中国海洋地理》,被《地理学报》评为我国第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海洋地理学专著。

在海岸海洋科学研究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起,王颖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是对海岸海洋的研究。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比利时列日大学召开的海岸海洋工作会议上,明确海岸海洋的范围包括海岸带、大陆架、大陆坡与大陆隆,即整个海陆过渡带。王颖应邀在会上作 “陆源通量与海洋沉积”的报告,受到与会学者的高度评价,后被哈佛大学收入当代海洋的权威著作《The Sea》第10卷《Global Costal Ocean 》海洋专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文献。王颖十分注意科学研究工作与国家的经济建设相结合,将海岸动力、海岸演变、泥沙来源及运移规律、海岸泥沙回淤量、海岸冲淤变化预测、潮滩沉积作用及沉积相等研究成果,应用于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查、海港与航道选址、海岸工程、航道回淤治理等。她从事过天津新港、秦皇岛油港、秦皇岛渔港、山海关船厂、黄岛油港、龙口海洋石油基地、北海港、三亚港、洋浦港等等港口与航道选址研究,由她为负责人或主要执笔人撰写的关于海岸动力地貌、港址研究、回淤研究的调研报告35册,已有28项投入建设。如天津新港泥沙来源及减轻回淤的研究,成为天津新港扩建的科学依据。国家重点工程秦皇岛油港及秦皇岛煤港的一、二期工程,建成后多年证明预报正确,措施得当。在三亚港、洋浦港的建设中,运用和发展了潮汐汊道理论,成功地解决了港口建设中回淤的问题,洋浦港于1990年建成2万吨级泊位,十多年来没有回淤。在南黄海,论证其沙脊群间潮道为古河谷,地形及水深将长期保持稳定,可建20万吨深水港,现已开工建设,将对江苏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还将海岸研究应用于滨水城市规划、海洋旅游规划,建设人工海滩、人工岛等。

20多年来,王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相当广泛,与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有8项海岸海洋合作研究项目,组织并主持过7次有关海岸海洋的国际学术会议,利用国际合作的研究经费在南京大学建设了“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实验室”。国际太平洋海洋科技协会曾授予她“科学服务贡献奖”(1993年、2004年)。为了表彰王颖在中、加合作,特别是在海岸地貌学及海岸管理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2001年6月13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授予她“环境科学名誉博士”学位。滑铁卢大学还与加拿大邮政总局合作,出版了印有王颖工作照的纪念邮票,一版25枚,成为上了被誉为国家名片的加拿大邮票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

王颖的科研论著和编著的教材多次获奖。“海岸动力地貌的研究(海港选址)”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三个受奖提名人之一(1978年);“海岸发育与岸线变迁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中国自然地理专著“海洋地理篇”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王颖等,1986年);高科技知识丛书《海洋技术”》(副主编)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作品入选奖(1993年)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亚龙湾海洋旅游勘测研究与规划”(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江苏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与开发试点研究”(完成人之一)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海岸地貌学》(王颖、朱大奎著)获南京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1995年),国家教委第三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中国海洋地理研究”(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地球系统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与实践”(第一完成人)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

王颖曾说:“人活着要有理想,为追求理想,还要有刻苦、实干与敢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的坚持精神。”她就是这样,非常高标准地从事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工作,一步一步地前进,一层一层地攀登科学高峰,在教书育人中学习,在研究工作中学习,在生产实践中学习。她体会到:学无止境,不要囿于大学学习的专业基础,应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地学习、扩展,交叉与融合,使科学能力真正服务于祖国发展的需要。饮水思源,立志不懈,在教育科研岗位上,为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为祖国的现代化与科学发展贡献力量。这可能就是王颖成功之道。

王颖从1956年大学毕业至今,整整50个春秋。王颖的工作成果都是在与大海的拼搏中获得的。是啊!热爱大海,构成她丰富的人格内涵;献身大海,体现了她不知疲倦的进取精神。这就是王颖!


(本文由于 洸撰写)


王颖院士

2001年6月,王颖获加拿大Waterloo大学环境科学荣誉博士后与该校校长左2、校董主席右1及爱人朱大奎左1教授合影

2003年6月王颖在苏北洪泽湖考察并指导博士后研究生

2003年10月王颖与师生一起考察连云港古海岸遗迹

王颖1981年下潜大西洋圣劳伦斯海湾海底216米考察证书

王颖题词

王颖院士与外国同行在一起

王颖在杭州湾潮滩工作

王颖在美国讲学 并与同行交流

幸福家庭